资本涌入后,公共Wi-Fi将会如何发展?

来源:博士无线

发布时间:2016-06-24

 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5年年底,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6.2亿,移动端成为网民最主要的上网渠道,调研数据显示,有75.6%的用户使用公共Wi-Fi接入互联网,公共Wi-Fi网络的高速性与稳定性获得了用户的认可。基于这一数据,有商业机构预测:未来五年内,公共Wi-Fi市场规模或将超过1000亿。

  随着公共Wi-Fi价值的逐步体现,资本对该行业的投资也在加码,那么未来的公共Wi-Fi将会如何发展呢?

  公共Wi-Fi商业价值日益凸显

  2012年-2014年,在各家公共Wi-Fi运营企业几乎是在赔本赚吆喝的推广下,公共Wi-Fi进入了一个野蛮生长期。但是,这一时期公共Wi-Fi的盈利模式,也基本上是流量的变现,例如移动广告,又或者与商家的O2O合作变现,在这种原始的商业模式下,除开硬件铺设和后期运营费用后,大部分的公共Wi-Fi基本是无法盈利的。

  进入2015年之后,大数据,云计算,人工智能等等概念性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公共Wi-Fi吃力不讨好的局面,公共Wi-Fi以其获客成本低、获客效率高的优势,成为重要的流量入口,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也提升了公共Wi-Fi的盈利能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国内一些互联网企业开始进军公共Wi-Fi市场,小米,阿里巴巴,腾讯等互联网巨头都纷纷投入巨资,抢占免费Wi-Fi流量入口,悄然展开了一场免费公共Wi-Fi流量入口争夺战。

  公共Wi-Fi“跑马圈地”面对诸多问题

  目前,在线下铺设免费Wi-Fi热点的数量并没有形成规模,与中国庞大的手机用户相比,免费公共Wi-Fi热点覆盖面非常狭小,这一状况提是公共Wi-Fi运营商“跑马圈地”的源动力,但是,免费Wi-Fi热点数量难以快速提升,也是有它的现实原因存在的,现在公共Wi-Fi主要面临成本、市场和产品等问题。

  首先,硬件投入与运维成本高,为扩大热点数量,Wi-Fi运营商以极低的价格提供给渠道商,或者免费提供给商户,并且提供免费运维服务,导致成本居高不下。

  其次,盲目进入市场居多,存在一定市场泡沫。2012年国内Wi-Fi运营商只有几家,短短两年时间相关企业已达到近千家,大量新入局者盲目进入市场,存在一定市场泡沫。

  第三,产品同质化严重,可替代性高。Wi-Fi运营商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大同小异,均为免费网络+增值服务形式,可替代性较高。

  梧桐世界创新商业模式

  梧桐世界认为,在不断推出新的商业模式及流量变现模式探索的同时,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是最基本的前提,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差异化,大力推动Wi-Fi应用的快速发展。